close
焚風為一種出現在山脈背風面之乾熱風
焚風發生的原因係因與山脈走向垂直之氣流,受到高山阻擋,被迫抬升而冷卻( 空氣每上升 一百公尺 氣溫約下降攝氏 0.65度 ),空氣中的水氣因而在迎風面上空凝結成雲降雨,待氣流翻越過山嶺,在背風面下降時,已變成*乾燥空氣,此時因空氣被壓縮而增溫 ( 每下降 一百公尺 氣溫就上升攝氏1度 ) ,當其降至地面時,溫度比原地面的空氣溫度高許多,形成一股乾熱風稱為焚風,在台灣俗稱火燒風,其他地方則有不同的名稱,如美國洛磯山之欽諾克(Chinook),阿爾卑斯山之焚風(Fohn)。 根據上述原因,當有颱風或低氣壓在台灣北部通過,吹強勁之西風時,常在台東一帶發生焚風。
在台灣颱風侵襲時,「焚風」現象常屢見不鮮。焚風之定義至難,因一般颱風侵襲時例多有雨,溫度略在27 -28°C 之間。故當溫度突增至34℃ 以上時,已可稱為「焚風」,因空氣乾燥故,甚易肇生農業及果樹等之災害。
此次的中度颱風韋帕( WIPHA ),雖然沒有朝台東而來,但是所帶來的焚風跟風勢已對釋迦果樹造成了影響跟威脅,ㄚ揚跟宜佳也到園區裡搶收釋迦並且開啟自動灑水系統來噴灑,期望將釋迦植株跟釋迦果的傷害降到最低。
( 颱風後出現的景象 )
全站熱搜